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特斯拉首款无人驾驶 RobotTaxi,升级版 Optimus 还是

2025-03-19 14:09

  北京时间 10 月 11 日上午,特斯拉在洛杉矶华纳兄弟工作室召开“We, Robot”演示活动,给我们带来了两款全新的自动驾驶汽车和更多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畅想。

  业内对本次发布会最大的期待之一,就是马斯克多次提到的机器人出租车的原型展示,第三代的 Optimus 机器人也有望同台展示。

  他乘坐着没有方向盘的 Cybercab 自动驾驶汽车驶入舞台。整个场景配合着科幻电影般的灯光与音效,仿佛瞬间将观众带入了《银翼杀手》的未来世界。

  Robotaxi 是以 Cybercab 为原型打造的一款自动驾驶出租车,内部设计极为简洁,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智能座舱和炫酷的蝴蝶门,让整个车型充满了未来感。

  尽管目前这些车型还未进入量产阶段,但马斯克透露,它们已经在加州实现了无监督自动驾驶。如此惊艳的技术,似乎离普及只差一步。

  马斯克表示 Robotaxi 的售价将低于 30,000 美元,努力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完全的无监督的自动驾驶。

  马斯克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Robotaxi 的运营成本大概在每英里 20 美分左右,最终含税价格在每英里 30 或 40 美分。

  而按美国一些公司为削减成本所鼓励“私车公用”的补贴,大概会在每英里 25 -30美分左右。当 Robotaxi 的成本接近公司和个人的用车成本,特斯拉有望开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将颠覆传统的汽车销售和租赁市场。

  而马斯克更大的愿景在于,通过 Robotaxi 的共享运营,车主可以像牧羊犬管理整个羊群一样,管理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车队。

  车主也可以考虑在车辆闲置的时候共享出去。目前的普通的家用汽车每周平均使用时间为 10 个小时,共享可以让 Robotaxi 实现每周 50 到 60 个小时的高效利用。

  这种共享出租模式看着像是 Uber 和 Airbnb 的结合,此前 Airbnb 的一位联创现如今是特斯拉董事会成员之一,车辆闲置共享的想法或许就来源于此。

  也许未来特斯拉会打造一个“车队管理平台”,让个人车主通过手机上的 APP,就能远程监控和调度他们的 Robotaxi 车队。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还能让车队从租赁、运营维护到数据管理,都能实现一条龙的商业化服务。

  如果汽车每周驾驶 50 小时,还有超过 100 小时可以利用。如果有一个 1 亿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和每辆车 1 千瓦的高效推理算力,就相当于拥有了 100 吉瓦的算力,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分布式计算网络。

  根据马斯克的说法,未来 RobotVan 的运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可能低至每英里 5 到 10 美分。马斯克强调,未来这种大型自动驾驶车辆不仅可以用于人们的日常出行,还可以替代传统物流运输,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

  从视频展示来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城市中的停车场或许会变得多余,取而代之的是绿地和公共设施。这将不仅改变交通方式,还可能为城市规划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上海的 WAIC 上,人们还只能远远地围观 Optimus,但在这次发布会上,Optimus 不仅在舞台上热舞,还走进了人群中互动,就像是一个真的人类同伴。

  现场的 Optimus 还承担了酒保的工作,端起杯子接满饮品,递给围观的观众。还和观众们玩游戏、比赞,给他们递上准备好的小零食。

  马斯克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供应时,价格会降到两到三万美元(约 14 万到 21 万人民币),比一辆汽车的价格还要低。

  不过单从价格来看,人形机器人的竞争力要稍弱一些。今年宇树科技的 Unitree G1 版本人形机器人售价仅需 9.9 万人民币。

  这些人形机器人可以完成照顾孩子、遛狗、修剪草坪、超市买东西、端咖啡等各类事务,只要你想,没有机器人做不到的,还能成为你的老师、朋友。

  马斯克信誓旦旦,虽然大规模供应还要一段时间,但未来地球 80 亿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机器人伙伴。甚至,生产线工厂,都将布满机器人的身影。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闲置汽车的算力利用吗?网友质疑,马斯克幻想的算力利用太扯了,谁来给电力付钱?数据要怎么到达处理器?而且有如此庞大的算力,要用来计算什么任务呢?

  同样,人们也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提出了质疑,认为本次发布会是用于模糊之前承诺的自动驾驶技术迟迟未能全面上线的事实。

  毕竟早在 2016 年,特斯拉公布第二个十年计划时,马斯克就在《特斯拉蓝图续集》(Master Plan, Part Deux)中提到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让特斯拉车主在不使用汽车时将其出租出去,这也是马斯克首次提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共享出行”的计划。

  2019 年,马斯克第一次把这些未来汽车称作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承诺到了 2020 年将会有 100 万辆这类汽车上路。

  早在今年 4 月,马斯克就要求人形机器人团队在今年内实现有意义的突破,让机器人能上产线完成部分工作,如果达不到就进一步裁员。

  但当时的机器人团队只能采取迂回的方式实现这个要求,即针对特定的工作场景,比如拧螺丝,专门训练模型,让人形机器人先发挥一部分作用。

  二代 Optimus 已经在特斯拉工厂尝试“打工”。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 FSD 芯片,二代 Optimus 可以模仿人类操作,进行电池的分拣训练。

  一位特斯拉分析师说,到今年年中,Optimus 在长度超过 500 米的行走测试中通过率只有不到 60%。

  时薪 22 美元的美国得州小时工基本能在 50 秒内就完成拾取零件、找对位置完成组装、复核质量等一系列复杂任务,但 Optimus 走 500 米就会摔一跤还要等人来扶。

  即使特斯拉已经实现了足够有用的人形机器人,也还需要花大量时间降低机器人的造价,重新打造一条低价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据报道,从 2022 年开始,特斯拉就开始让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送零部件测试。例如特斯拉的长期供应商拓普和三花智控送阳了组装执行器。

  虽然同一个零部件,中国公司的价格至少比海外知名公司便宜 30%,甚至有些能便宜 80%,但在今年的 C 轮第一批送样中,基本没有中国零部件供应商通过特斯拉的要求。

  发布会的炫酷展示和诱人的未来前景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距离马斯克第一次描绘“共享出行”已经过去了近8年,自动驾驶技术和人形机器人的全面普及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这次发布会的承诺能否真正落地?各位读者对马斯克的这幅蓝图怎么看?欢迎和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分享你的看法。